Skip to content
On this page

浅谈「新闻已死」

「新闻已死」,这四个字字面之意如是。

新闻,其本质在于真实、简明和及时。然而,在当今时代,新闻的最显著特点并非以上所述,而是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分——选择性。媒体拥有选择权,且具有解释权,决定新闻是否报道,以及如何报道、报道多少、何时报道,或者是否掩盖还是延迟报道,这都是有门路在里面的。因此,选择性排在首位,真实性和简明性则渐渐退居次要位置。尽管真实性和简明性是新闻的核心,却逐渐成为了陪衬。

新闻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。中国地域广大,事件众多,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在网络上发声的能力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争取到应有的权利。通过采访报道,为民众发声,关注人民生活所需,并通过媒体评论进行社会监督——监督权力、揭露丑恶。这是一项何等重要的工作。

然而,如今,新闻学已经不再适合报考。

张雪峰列举的不推荐报考新闻学的原因已经详尽无遗,但我想额外补充一点:毕业后,如果真的从事新闻工作,必须学会妥协良心。

我清楚地记得,在2010年,每天晚上,我都会观看《焦点访谈》。这档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,揭露社会上的违法犯罪行为,详实地揭露了许多丑恶事件和公权力的滥用。曝光之后,通过整改和纠正,风气得以改善。然而,不知从何时起,这档节目失去了当初的初衷,内容逐渐模糊,从揭露丑恶转变为千篇一律的美好宣传。现如今,虽然网络上仍可找到十多年前的《焦点访谈》内容,但它已失去了当初的锐气,从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变得无人问津。

有些话想说出口,却又咽了回去,只剩下一声叹息。

如今,媒体所传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「只有宣传,无有新闻;只有立场,无有事实」。

回顾既往的新闻,那些时事热点和社会实践的报道,实际上已经无法称之为新闻,只不过是一则通知,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,然后往往没有后续。过去,读者还可以对新闻发表评论,行使监督的权力,表达自己的看法。但如今不同了,评论区一关,耳朵一堵,只剩下自说自话、惊险评论、自导自演,在自己的世界里沉迷不已。对于一些赞歌和无关紧要的琐事,它们占据了大量的头条新闻,看似忙忙碌碌,实则毫无意义。

明朝有个大太监叫魏忠贤。当时的皇帝爱当木匠,不怎么管事。魏忠贤权倾朝野,排除异己,掌握生杀大权。御史杨涟与其他谏臣联合弹劾魏忠贤二十四项罪状,皇帝看到了杨涟的奏章,魏忠贤心想自己完蛋了。然而,皇帝不识字,让魏忠贤亲自读出来。魏忠贤高兴坏了,只挑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条款来念,还颠倒黑白。皇帝听了觉得魏公公还不错,于是魏忠贤又额外添加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,比如官员的桃色丑闻、京城的娱乐活动等等。皇帝的注意力被转移了,魏忠贤因此保住了一条命。

这个故事揭示了宣传的重要性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稍加改换几个同义词,颠倒语句的前后次序,就能使事实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。

魏忠贤的这一套手段如今被媒体学会了,当面对不利于自身的事件,或者硬要和民众唱反调时,他们就会施展这一伎俩,百试百灵,屡试不爽。如果连这招也不灵了,他们还可以精选评论。

几个月前,ChatGPT的话题引起了轰动,人工智能的能力众多,无论是什么稿子都可以写。因此,有人预测,当人工智能普及之后,新闻行业将是最先被取代的。毕竟,新闻强调实时客观,只有几个要素,人工智能的撰稿速度肯定无法与之相比。

然而,我对此持有异议。首先,我们的新闻并非广义上的新闻。除了真实、简明和及时,我们还强调选择性,更强调意识形态,春秋笔法,屁股立场。至于客观事实,它只是次要的配角。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真正掌握的,它们是我们独有的特色和优势。「新闻已死」这个标题只是简洁地表达了观点,缺乏及时性和真实性。虽然天气预报的真实性通常是可信的,但我们只能相信,总不能每天记录云层变化和空气湿度来判断天气。即使今天的天气预报已经死亡,那也无妨,我们可以报昨天的天气。虽然失去了及时性,但至少保留了真实性,这算得上是稳妥的做法。

也或许,有些话想要说出口,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,只留下一声叹息。

Light tomorrow with today.